1日龄用马立克氏疫苗皮下注射;
5-7日龄用法氏囊疫苗滴嘴;
7-9日龄用鸡新城疫L+传支H120二联苗滴鼻;
14-18日龄用禽流感鸡痘二联苗刺翅或稀释皮下注射;
20日龄用法氏囊疫苗滴嘴二免;
28日龄用鸡新城疫L+传支H120二联苗滴鼻二免;
35-39日龄用禽流感灭活疫苗(H5N1亚型)二免;
45-50日龄用鸡新城疫Ⅰ系、禽霍乱疫苗肌肉注射;
160日龄左右用禽流感疫苗肌注三免;
种鸡开产前20天用鸡新城疫、传支、减蛋综合征三联苗肌注;
种鸡320日龄左右用禽流感疫苗肌注四免。
5
鸡场场址建筑
场址选择:既在考虑防疫安全,又要为生产的正常运转提供方便。要求地势高干燥,排水良好,水源要充足,水质好,有自然山林生态环境,更利于鸡群散养。
鸡舍的类型:密闭型和开放型。
鸡舍的布局:根据饲养量决定,要有利于疾病控制。
饲养设备的选择:因地制宜(供暖、通风、供水、喂料、笼具、光照等设备)
4.3湿度: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的影响较大,如高湿低温小鸡易受凉、下痢等;但若湿度太低,又会影响体内卵黄囊的吸收。五黑鸡要求的湿度为周60-65%,*二周以后为50-60%。据此要求,我县的自然湿度除冬季外都偏高,所以要及时更换垫料和增加通风换气,保持舍内干燥。湿度过高易诱发球虫病的发生。
4.4通风换气:换气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,吸入新鲜空气,调节舍内的温、湿度。雏鸡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,以排出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。
4.5光照管理:正确地掌握光照,有利于鸡群生长及成熟的一致性,雏鸡在育雏阶段可24小时光照,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-3瓦为宜。
2、育雏的方式:育雏可分为自然育雏和人工育雏两种。
2.1 自然育雏:利用抱窝母鸡育雏叫自然育雏。
2.2 人工育雏: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,人为地创造适合幼雏生长的环境的方法叫人工育雏。人工育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
A、煤炉育雏:用煤炉直接置于育雏舍内加温,重点是防煤气中毒。
B、电热保姆伞育雏:保姆伞内安装有电热源并能自动控温,每个保姆伞可育雏500羽。
C、灯炮或红外线灯育雏:将灯悬挂于离地面50-60厘米处,利用红外线灯散发的热量育雏。缺点是育雏成本较高并要有电源保证。
D、煤炉加红外线灯育雏:将育雏室做成炕,炕用煤炉加热以提高室温,炕上装有自动温控的红外线灯加温的一种方法,此法可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,且较经济实用。